最近在練習上做了些調整與恢復, 剛好趁這個時間多琢磨跑步的技巧, 體會身體律動與自然力量結合的感覺, 相當有趣.
今天來聊聊姿勢跑法和氣功跑步, 先前介紹氣功跑步時, 我提過氣功跑步是一種以意念為主的心法, 配上自然動作的跑步方式, 和各種當今流行的跑法並沒有衝突, 反而能成為提升進步的好幫手; 姿勢跑法近年來相當流行, 但也有人怎麼跑就是怪, 最近在練習中把兩者的概念與要領試著融會在一起, 發現是幾乎一樣的概念, 且各有互補的優點.
用這樣的跑法跑起來很靈巧, 也補齊了自己一直覺得缺少的某些元素.
1. Pose vs Mid-Foot Strike
姿勢跑法的''姿勢'', 教導跑者要以前腳掌著地, 這和氣功跑步的中足著地其實是一樣的, 氣功跑步的中足, 指的是足弓以前的整個腳掌, 保留了一些腳掌順勢後帶的空間, 也就是腳掌落地後, 順勢像輪子一般的滑到身後, 支撐期只存在於拇指球接觸地面的那一瞬間.
姿勢跑法的演講中, 也有跑者提出過''先前以前腳掌著地會受傷, 但改以中足著地就不會''的疑問, 當下演講者也回應了姿勢跑法所謂的前腳掌, 是指''足弓之前''的部分, 只要是以足弓之前的部分著地, 是不用太在意一定要多前面, 過於偏前反而會減少腳掌順勢後帶的空間, 讓腳掌吸收到著地的衝擊力.
2. Fall vs Lean
氣功跑步利用地心引力, 以前傾做為前進與控制速度的原動力, 把前傾比喻做油門, 這點和姿勢跑法的落下角度不謀而合, 都強調了不要彎腰(核心無法出力, 會使腿出力), 與不要跨步(易造成腳跟著地)的概念.
氣功跑步也進一步提到了姿勢對直, 提骨盆, 與下腹肌力對維持身體中柱整個直立前傾的幫助, 這些都是內功, 要靠身體感知(感受姿勢是否對直), 專注與放鬆(才能放鬆下背, 並用丹田提起骨盆)才能達成, 有了氣功跑步的內在覺知, 配合上姿勢跑法的科學論證, 相信這個利用重力的跑法會更好上手.
3. Pull vs Pelvis Rotation
這點算是姿勢跑法和氣功跑步在基本論述上差異較大的地方, 但經過我實際運用後, 覺得這反而是兩個互相搭配的好夥伴.
姿勢跑法''拉''的動作, 目的在於避免伸腿與過大的落地力量, 速度越快, 拉的也越高.
但這引發一個問題, 相信很多人或許也看過, 或自身也有經驗, 有些用姿勢跑法的跑者做過頭, 變成很像抬腿踢臀跑的樣子, 速度可能略有提升, 但費力程度更增加了不少.
想想看, 若腿只是在著地點和臀部間上下變化, 並沒有水平的距離改變, 這要如何提升速度? 姿勢跑法提到的步頻變化, 相信若要和呼吸搭配, 也是有一個限度, 且若一味的靠拉抬, 也可能造成腿負擔較重的情形.
那速度的差異, 除了前傾, 關鍵何在?
氣功跑步提到的重要概念-骨盆運轉, 是很重要的動作, 以身體支點(脊中)為中心, 提腳跟的同時, 讓骨盆隨著往前微微轉動, 用太極平衡的概念, 一邊往前, 另一邊的骨盆和腿就順勢(不是刻意)向後擺動.
接下來就是在後側的骨盆往前轉, 由核心肌群, 髖關節為出發點, 順勢把腿拉起, 提起腳跟, 如此在後側的腿又會往前, 而前面的腿如上所述就會往後, 出發點是前進的重力, 雙腿就是這樣以丹田為中心, 髖關節為起始點, 不斷左右交替往前運轉迎接向前落下的身體.
速度越快, 前傾越大, 這時骨盆運轉要多一些; 骨盆往前運轉的多, 相對的往後順勢的步幅就會拉出來, 就可以產生步頻不增加, 靠增加步幅來加快速度; 這點我實際跑起來, 覺得快到一個程度時, 還是要配合稍快的步頻, 如此可以減少支撐期的時間, 增加效率.
若只單純運用姿勢跑法的拉腿, 骨盆不動, 則呼吸容易加快, 拿捏不好的話高速也較為費力.
若只單純運用氣功跑步的骨盆運轉來增加步幅, 雖然呼吸較為穩定, 但較靠核心的肌力, 上下半身需要有良好的配合, 效率也會稍低一些.
將兩者合而為一, 跑快時, 前傾多一些, 骨盆運轉多一些, 配合呼吸略微提升步頻, 骨盆往前運轉的同時, 結合順勢拉腿的力量, 這樣應該是相當順暢, 一氣呵成的跑步方式.
Open chain的運動, 人體不受限, 無限多的變化, 存在於瞬息之間, 玩樂與體會這些技巧, 也是相當有趣的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