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7, 2017

越輕薄跑越快? 競賽跑鞋的全新思維


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跑者將跑鞋區分為入門與進階,好像有一定資歷的跑者就一定要穿著鞋底薄如蟬翼的路跑或馬拉松鞋才夠格,穿厚底跑鞋的人好像就和初學者畫上等號,但其實歐美跑者對於跑鞋的偏好與日本台灣大不相同,西方人由於大多體型較東方人大上一號,雙腳承受的體重與衝擊相對較大,加上國外柏油路面為了因應較重的大型車輛長期使用,柏油顆粒與質地都是又粗又硬,跑者也往往需要跑在水泥砌成的人行道上,也因此鞋底較厚、避震充足的跑鞋,往往是歐美跑者的首選,甚至連菁英或業餘優秀跑者,在比賽中也都穿著輕量慢跑鞋,很多在台灣市售的馬拉松或路跑鞋款,在歐美很難、或根本找不到。

傳統競賽鞋會設計得超輕超薄不是憑空杜撰,在運動醫藥與科學期刊中(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的一個針對跑鞋重量與跑步表現的研究中指出,每增加100g的跑鞋重量,跑者就會多耗費1%的體能,以菁英跑者來說,每減少100g的鞋重,他們在比賽中就可能快上近一分鐘。不過這個研究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環境穩定,跑步強度固定,跑姿也不太改變,看似輕就是快的結論其實有很多但書,執行本研究的專家也表示,這個研究的意義,其實是在告訴我們,若能找出適當的裝備比重與選手動作的組合,選手將可以用最經濟的方式跑出佳績,因為輕量和緩衝往往是一體兩面,我們必須取得其中的平衡點。

近年來,歐美競賽跑鞋設計的方向也悄悄地發生轉變,有別於傳統輕量、硬朗就是快的印象,近幾年競賽跑鞋的趨勢為揉合緩衝與回饋,讓跑者在舒適而流暢的步伐中取得推進的平衡,以跑鞋兩大龍頭Nike與Adidas來說都是如此,Nike 2016年改款的Zoom Streak 6可以說是史上最柔順的Streak,透過厚度適中的中底搭配平面全腳掌切割的大底,提供流暢的步伐轉換,你甚至看不到印象中應該是競賽鞋款必備的腳掌顆粒大底配置,推進的功能則交給內嵌的zoom氣墊來展現,讓跑者在步伐轉換的過程中能得到順勢回彈的輔助。


Adidas則早在兩三年前就把軟而Q彈的Boost加入當家路跑鞋Adios身上,取消了adiprene紮實的回饋感,取而代之的是更能隨步伐靈活彎折的大底,以及鞋底受壓後的回彈,這雙跑鞋甚至並不太輕,約220-240g之間,比許多日系的路跑鞋硬是重上一號,但至今仍為許多跑者、以及精英競賽選手所愛用。

這樣的設計趨勢不是沒有道理或互相照抄,以菁英選手的訓練量來看,動輒200公里一週的訓練,勢必要取得保護、效率和流暢跑感的平衡,靠意志力支撐的鞋款或許能跑上兩年,但往往容易產生運動傷害,或因為身體持續承受較大的壓力而影響恢復,很好的例子之一就是美國跑者Shalane Flanagan,她早期最喜歡的比賽鞋是Nike LunarRacer系列,而不是更有效率的streak系列,因為她覺得這跑起來比較舒服,能更放心地全力奔馳,直到去年streak改款、以及後續推出厚底的 Vaporfly 4%之後,她也才開始選用其他的競賽鞋。

日前Nike發表了即將執行的馬拉松破二計畫、Breaking2將使用的跑鞋,Vaporfly Elite,以及相應推出的一系列款式,剛發表時真的是跌破許多跑者的眼鏡,因為大家都覺得這將是一雙類似釘鞋般流線、輕盈、薄底、抓地的跑鞋,確實,研發團隊表示剛開始他們也是這樣想,但因為這次的挑戰不是42公尺,是42公里,選手們不能像在田徑場上一樣孤注一擲,太少的緩衝將會讓他們淺在地保守能量而影響輸出,所以研發團隊把重心放在取得輕量、緩衝、與效率的平衡。



Vaporfly Elite有著看似超厚的21mm中底厚度與9mm中底落差,以提供充足的緩衝,而為了讓這樣的厚度不至於犧牲太多鞋重,Vaporfly Elite採用zoomX材質,較傳統EVA輕上1/3,卻反而能提供多13%的回彈,同時,為了彌補緩衝所喪失的推進反作用力,Vaporfly Elite在中底當中嵌入了一塊碳纖維支撐片,讓腳掌的力量能忠實地傳達。


Vaporfly Elite的大底也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第一眼看到還真的有些...畸形,這個大底的設計有兩個最重要的元素,第一是前掌平面往前方收尖的橡膠鞋底,讓跑者能以最自然而不受干預的方式落地,並盡可能減少落地後步伐轉換的能量損失,讓腳掌快速離地;中族與腳跟方面則沒有橡膠大底,從中足全平面接地後往後腳跟收束上揚,這樣的設計旨在提供腳掌落地支撐期最平均充分的壓力,也因為挑戰破二計畫的跑者以不到2:55/km的速度持續奔馳,所以足部基本上都是維持一個前傾的角度,在鞋子的設計上也盡可能減少中足過後接觸地面的時間,讓步伐能有最好的轉換,每一個落地都是理想的傾角。

Vaporfly Elite的推出當然引起很大的討論與媒體目光,實際上表現如何? 後續就要看Breaking2說故事了。

Let's Wait and see。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