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認為這個重要的配速任務一定是早早就多次演練以確保成功,不,這個團隊在三月中才開始篩選,當中還必須獲得選手原訓練團隊同意,還好最後出來的名單相當豪華,應該足以擔綱重任,包括美國奧運五屆選手Bernard Lagat、一萬公尺有27分實力的前NCAA明星跑者Chris Derrick與Andrew Bumbalough,1500/5000好手Lopez Lomong等,以及和三位選手較為熟悉的非洲跑者如Nguse Tesfaldet、Aron Kifle、 Stephen Mokoka等,中間除了了解任務與時程外也都各自練習各自的比賽項目,直到比賽當週才抵達義大利。
最後準備
週日抵達義大利的團隊經過一天調整,週二進行隊形演練,週三練習換組,週四則試跑比賽配速,主要的練習都在清晨完成,時間都不長,跑步時間約30分鐘,強度也不高,甚至很少跑到計畫配速,中午與傍晚則讓隊員們進行自己的訓練。
訓練之餘的時間,則讓這群來自世界各地(一半是美國)、通常視彼此為競爭者的菁英選手彼此交流,當然也包括和三位挑戰者,「這些日子的氣氛很有趣,不像鑽石聯賽般地肅殺緊張,反而像大學時代一樣團結,因為我們為著共同的目標而跑。」Andrew Bumbalough說道。
事實上,在聽到這個計畫確定執行時,這群菁英配速跑者的想法也和許多人一樣,「喔,這樣啊」、「那何不試看看」,類似的聲音最初也在他們的心中出現,不過在賽前最後一週與Kipchoge相處與練習後,許多人的感受徹底改變。
Chris Derrick: 「經過這幾天的實際接觸,我在挑戰開始前真心覺得他會成功,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並不是他的跑步表現,而是他那股無比強大的信心與內蘊,即使他沒說什麼,你也會認為他足以達成世界上任何原本不可能達成的紀錄。」
實戰上場
比賽當天,選手們的鬧鐘三點準時響起(5:45開始),就和三位挑戰者一樣,接駁車載他們到會場,進行最後的賽前會議,主要就是再次提醒隊形與賽道細節,以及準確並儘量彼此緊跟地待在特斯拉電動車向後投射的三角雷射區中,以確保降低風阻並維持配速。
不過,配速跑者們賽後表示,其實他們這次配速依賴引導車或GPS手錶的機會並不多,Derrick沒戴錶, Bumbalough則只是掛在手上,根本沒開機,他們主要靠體感、和選手的互動,以及一旁自行車補給人員的建議來調整,當天賽道上每200公尺就有一個計時墊,團隊可以很即時地知道配速狀況。
「引導車看似應該很準,實際上速度也是準確的,但如果你完全跟著車跑,在轉彎、S型、以及彎道與直線交接處,很容易會因為車子和人跑得走線不一樣而亂了節奏,所以我們依照子團隊的狀況調整,只要確認和雷射線沒有差太多就是了。」Derrick說。
每一組完成任務(4.8k)後,會到選手休息區待命,大致的模式是5-10分鐘緩和跑,補給、保暖稍作休息,緊接著10分鐘熱身,幾趟輕快跑,然後準備開始下一次任務,時間約30分鐘左右;而因為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稍後落隊,所以部分配速團的任務被調整為帶領他們兩人繼續完成比賽,針對這樣的配速與休息模式,選手們表示由於他們只跑不超過30分鐘,強度大約和一個中高強度的持續跑一樣,不過因為休息時間因應分組調動調整,如果休息太久,因為當天很冷,再起步時就不太好跑。
美國的跑者賽後表示,如果天氣很好,這樣的強度自己應該可以連續跑15k吧。
見證歷史的一刻
當配速團的選手完成所有任務時(大約是2-3趟),他們一方面鬆了一大口氣,二方面也越來越緊張,焦點都在剩下的Kipchoge是否能破兩小時極限,你很少看到這樣的畫面,一群「別人的粉絲」成為「別人的粉絲」。
Bumbalough: 「我不太常是某個跑者的粉絲,因為我總想擊敗他們,但我很肯定Eliud絕對是我的偶像。」
「他實在是太流暢了,即使他進行的挑戰是這麼難、難到我只能放在心中用想的,Kipchoge還是這麼沉穩,完全是不一樣的境界」
「經過了這次的經驗,我十分受到激勵、很期待自己能好好跑一場馬拉松,但心中也充滿忐忑,因為看到這個人能用這樣的配速跑者麼遠,實在有點可怕!」Derrick賽後說道。
當剩下最後半圈時,衣索比亞的跑者唱著歌,引領所有的配速員前往終點,為Kipchoge喝采,即使他最後沒跑進兩小時,但對於整個團隊和這群選手來說,已經創下人類在馬拉松史上前所未有的極限了。
breaking2,一個探究人類極限的挑戰,讓世界上一群最厲害的人有機會擺脫比賽的框架與輸贏的考量,純粹全力以赴地測試自己到底能做到什麼境界,也讓我們了解到在科技、天賦、訓練等綜合變因的掌握下,人類是一個多快的動物,讓我們對於未來有了想像,喔! 原來我們還差25秒。
知道眼前的山頭在哪裡,就有目標去攻克,即便你知道也許到頂後又會看見無數個山頭、又要花好多心力去挑戰,但目標、前進、挫折、啟發、成功,從每一個經歷中看到更好的自己,我想這就是長跑之所以迷人的地方,也是這群看似襯托紅花的配速員,之所以甘之如飴、擔任綠葉的原因,從今以後,他們知道原來人類可以走到這樣的境界,不論自己當下的成就為何,都還有好多事務值得學習與經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