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也是個大魚大肉的人, 總覺得每餐少了個"主菜"就覺得少了什麼, 來臺北讀書後, 住的地方不能下廚, 外面的自助餐總是又油又膩, 便當換來換去就是雞腿排骨的排列組合, 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 一週有幾餐是吃奶蛋素的, 慢慢的, 習慣一天或兩天就有一餐是奶蛋素, 傳統的肉類快餐不吸引我了, 盤中出現的是各色各樣的蔬菜與五穀, 配上適量的蛋白質, 吃完覺得身體沒什麼負擔, 很清爽.
3/4 vegetarian, 我不是吃全素的人, 應該說我比例上比較多吃奶蛋的健康素, 不是為了宗教和什麼目的, 純粹是聽身體的感覺, 動物性蛋白質仍有不可取代的營養與吸收效率, 還是要吃, 但要注意烹調方式, 避免油炸和過度烹煮, 這樣會造成蛋白質的變性, 吃進去的就成為一堆熱量而已; 吃健康奶蛋素可以獲得足夠的維生素B12與鈣質, 這兩樣也是全素食者易缺乏的.
臺灣的素餐廳很糟糕的是會有一堆素肉等加工品, 這也是東方與西方素食差異最大的, 亞洲人好像總喜歡把天然的東西變來變去, 精緻加工...這些素料是添加大量的人工物質, 過度烹調後的產品, 我之所以說我吃的是奶蛋健康素, 就是我完全不吃這些加工物, 只吃天然的東西; 另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調味與油量, 為了迎合大眾, 臺灣的素食餐廳大部份都高油與重口味, 所以不難想像一些吃素的人依舊是身材圓滾滾, 如果你可以選擇的素食餐廳只有素料與重油, 那還不如就正常吃吧.
我的原則是吃天然且多樣化的食物, 蔬食的養份體積比通常單一且微量, 需要大量且豐富的種類才可以獲得完整的營養, 而蔬菜所含的營養也需要相互搭配才可以有最好的吸收效果,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什麼菜有什麼養份, 這樣也太累了, 有一個好方法是挑各種不同顏色與形狀的菜, 花花綠綠, 方方圓圓, 這樣就對了, 看起來吃起來都好.
肉類呢? 我的看法是紅肉白肉都要吃, 各有各的好處, 上次吃個魚雞, 今天就吃個牛豬, 只要適量不過份烹調就可以了.
簡而言之, 3/4 vegetarian, 五穀配豐富多樣的蔬菜, 多吃水果多喝水, 適量油脂與奶蛋, 少量不過度烹調的肉類, more nature, much better, 飲食是可以健康美味無負擔的.
我本來就是個運動人, 搭配這樣的飲食我覺得很好, 但畢竟生物是活的, 是有變化的, 任何的飲食與作息還是要親身去體會才準, 找出屬於自己的健康飲食, 最重要的是, listen to your bod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