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時數、心率、配速三者組合就能將訓練負荷量化,並評估訓練進展 |
時間能確實反應訓練負荷
舉例而言,對於同樣一個以有氧耐力強度(60-74%HRR)的基礎訓練,如果我排定的課表是一小時,那我不論狀況好或差,我的身體都承受了有氧耐力配速一小時的負荷,時間到了就停止;那如果我排定的課表是十二公里,狀況好一點,我只花55分鐘就跑完,但如果當天狀況很糟,那可能要花上70分鐘,以距離來計算,不論狀況好或糟,在記錄上的訓練量都是12公里,但實際上身體承受負荷的時間卻會因狀況好壞而有所變動。
而我們都知道,負荷時間長,身體相對也需要更多的恢復時間,負荷時間短,你也許可以很快地安排下一次素質練習,若記錄上不論跑得時間長或短,都顯示一樣的距離,整週、整月、或整季的訓練下來,你很可能會不知不覺累積疲勞,或是身體承受訓練壓力的時間不足,造成體能無法如預期進展。
再舉個例子,對於一位菁英跑者A和一位新手B來說,若我給定的課表都是8公里門檻跑,菁英跑者不消半小時就跑完,新手卻可能要跑超過50分鐘,兩人給予身體乳酸耐力的刺激時間截然不同,對於前者的訓練時數可能不足,而對於後者可能練得過度勞累,但如果今天我安排兩個人都進行35分鐘的門檻跑,則兩個人所承受的訓練量則會相當,都讓身體承受了35分鐘的乳酸門檻強度。
比賽中的變數是時間而非距離
另一個我建議採用時數計算訓練量的原因,是比賽成績的變數永遠是時間,而不是距離。不論你的狀況好或差、成績好或壞,完成比賽都是一樣的距離,但同樣距離的比賽,卻會因天氣、環境、狀況等條件的差異,造成完賽時間有所不同,而完賽時間不同,強度當然也不一樣,我們評估一場比賽的策略與強度,一定是用完成比賽所需要的時間來考量的,所以在訓練上也應當以時數作為訓練指標,你才能掌握自己的準備狀況和預期成績是否符合。
舉例來說,對於一個平地馬拉松3小時完賽的跑者,他需要在賽前具備能以4'17''/km的配速連續跑上三小時的體能,但如果這位跑者想參加一場高山馬拉松,因地形、高度、與氣候的差異,他可能需要3個半小時才能完賽,若以里程為指標來備戰,同樣都是42公里的比賽,高山馬後半段的續航力很可能不敷所需。
明確的訓練效益
透過心率區間的時數分布,將能了解整節訓練給予身體的負荷情形 |
距離適用於間歇訓練
時數和距離是一體的兩面,雖然就大部分的狀況來說我偏好以時數來評估訓練量,但凡事皆有特例,對於間歇訓練,我建議採用快跑看距離、緩和看時間的方式來進行,特別適用於習慣在操場進行間歇的跑者,舉例來說,如果你今天進行800公尺間歇,配速100'/400m,緩和的時間若採取快:慢=1:1的比例,則每趟以95-100%HRR的強度快跑800公尺後(費時3分20秒),緩和則改以時間為準,時間一到3分20秒隨即開始下一趟。
另外一個原因是,間歇訓練每趟快跑的適合的持續時間為爆發力2分鐘以內,最大攝氧量3-5分鐘,但實際上會跑多久則因跑者的體能而有所差異,難以定義出一個絕對的時間值,所以訓練上多半使用幾個以距離為標準的間歇訓練模型,如鍛鍊跑步經濟性的400公尺間歇、或鍛鍊最大攝氧量的800、1200公尺間歇等,在此模型下依目標間歇強度與模型距離所對應出來的間歇時間,符合上述間歇訓練適當持續時間的安排原則。所以採用距離來安排間歇快跑,對於大部分的跑者來說在執行上會較為便利。
而緩和採取時間的原因則如前所述,是為了配合身體承受訓練負荷的時間,給予最適切(以800公尺間歇來說為1:1,對於爆發力訓練來說可能是1:2,端看訓練內容而定)的恢復時間,以達到最佳的鍛鍊效果,若以距離來估計,你每一趟都快跑800公尺,但每一個休息800公尺的時間可能都不一樣,前面幾趟可能狀況很好,少休息30秒,比較累的趟數可能不知不覺多休息一分鐘,則整組訓練下來,強度/休息的比例就參差不齊,訓練效益自然打了折扣。
對於一些經驗豐富的跑者與教練,他們能找出針對不同比賽與體能狀況所需的距離、時數、與強度分配的完美組合,這也是訓練的藝術所在,但以大部分自我訓練的跑者來說,透過量化的訓練強度搭配以時數為主的訓練量計算,不失為評估訓練負荷與安排課表時簡易且明確的方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